在塞內加爾,摔跤運動深受民眾喜愛,被譽為“國粹”。不過,這個“西非之角”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未曾擁有過一座專業摔跤場館,以往的比賽常常需要臨時借用足球場。
2018年7月,中國援建的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正式移交。這座摔跤場位于首都達喀爾近郊,是中國在塞內加爾規模最大的援助項目,也是非洲首座現代化摔跤場,現在已成為達喀爾的新地標。
這是11月21日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拍攝的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外景。新華社記者 李琰 攝
摔跤場建筑面積約1.8萬平方米,可同時容納2萬名觀眾。走進摔跤場,只見長達206.9米的鋼罩棚宛如摔跤冠軍佩戴的“金腰帶”,橫跨在場館上方,紅、黃、綠三色的三層看臺分別從南、北、西三個方位將摔跤沙地包圍在中間。
摔跤場主管莫迪說,在塞內加爾,摔跤是第一大運動。這座摔跤場對摔跤手和業余愛好者都有很大的吸引力。因場館設施先進,一些跆拳道和空手道比賽也在此舉行。
莫迪說,新冠疫情期間摔跤場被迫關閉一年。隨著疫情逐漸好轉,今年以來這里舉行了多場摔跤比賽,為廣大摔跤運動員和愛好者們帶來難得的慰藉。當然,出于疫情防控需要,觀眾人數有所限制。
這是11月21日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拍攝的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內景。新華社記者 李琰 攝
本月21日,來自達喀爾不同地區的20名摔跤運動員在摔跤場進行角逐。震耳欲聾的吶喊助威聲,讓記者感受到這項超高“國民度”運動在當地民眾中的極強號召力。
競技摔跤過程非常迅速,往往一瞬間勝負已分。獲勝選手跳出場地,跟隨動感音樂的節拍扭動身體,用傳統舞蹈回應人們的歡呼。
11月21日,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,選手在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內比賽。新華社記者 李琰 攝
月初,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(西共體)第九屆摔跤錦標賽也在這里舉行。幾內亞比紹選手阿提古·姆巴拉激動地對新華社記者說:“我對這個國家競技場印象深刻,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摔跤場。我現在終于明白為什么塞內加爾運動員在比賽中總是做得最好!”
“非常感謝中國為我們修建了摔跤場!”塞內加爾選手博伊·法耶作為團隊一員奪得此次錦標賽冠軍,他認為這座體育場功不可沒?!斑@次有10個國家參加錦標賽,所有參賽者都在談論這個在非洲獨一無二的場館。作為塞內加爾運動員,我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?!?/p>
11月21日,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,選手在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內比賽。新華社記者 李琰 攝
塞內加爾競技摔跤場正是中塞不斷深化合作的縮影。從塞內加爾國家大劇院到黑人文明博物館,從兒童醫院到體育健身公園,從鄉村打井項目到圖巴高速公路,中塞合作項目給當地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,把兩國人民的心拉得更近。
-END-